最近,人社部正式發文確認,正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發言人并表示,在制定延遲退休年齡方案的過程中,會充分考慮社會各界的意見和看法,綜合平衡。究竟什么叫“漸進式”?根據人社部說法就是每年只會延長幾個月的退休年齡,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下面tyjbysxb就為大家帶來詳細內容,供大家參考。
我國為什么要漸進式延遲退休?
(1)我國勞動力將逐步進入供給總量減少
我國總的就業形勢依然是勞動力供大于求,但2012年首次出現勞動力資源總量絕對下降的現象,比上年減少345萬人,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下降0.6個百分點。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預示著未來我國勞動力將逐步進入供給總量減少時期。
“眾所周知,經濟發展是需要一定數量的人力資源供給做支撐的,因此我們必須改變過去濫用青壯年勞動力的粗放方式,更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效能。”胡曉義說,“加強技能培訓、適當延遲退休年齡等都是增加擴大勞動力供給量、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舉措。”
(2)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加速到來
從全國勞動力資源與老年人口的比值看,2007年為6.85∶1,5年后急劇降到4.83∶1。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目前的撫養比(繳費者與領取待遇者之間的比例)為3.03∶1。據預測,2030年前后,養老保險撫養比將提高到2∶1以下。
(3)延遲退休是養老金增收措施之一
“保證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總體平衡、制度可持續發展,需要采取多種增收減支措施,如擴大覆蓋面、增加財政投入、多渠道籌資、提高結余資金收益率等。”胡曉義說,“但適當延遲退休年齡、減緩撫養比迅速提高的趨勢,也是重要舉措之一。”
(4)許多專業技術崗位早退休是巨大浪費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勞動者受教育年限不斷延長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齡普遍推后的格局,如果退休年齡仍維持較低水平,將限制中老年人力資源特別是女性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并影響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從目前實際情況看,許多專業技術崗位(醫生、教師、科研人員等),五六十歲正是經驗豐富、技藝純熟的階段,而且這種高端人力資源的替代彈性較低。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5)世界多個國家也提高退休年齡
目前世界上170個國家和地區中,正常退休年齡,男性集中在60歲和65歲,女性集中在60歲。1989年至2009年的20年間,有65個國家提高了退休年齡;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由60.01歲提升至61.01歲;女性由57.87歲提升至59.38歲。凡是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國家,都已實施或準備實施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雖然也有不同意見,但看來已成普遍趨勢。
每年到底延遲幾個月退休?
延遲退休的方向已經確定,具體怎么延遲有很多看點。每年延遲幾個月,那么到底是幾個月,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每年延遲的時間比較長,那么達到新退休年齡的過渡期就會縮短。反之,如果每年延遲的時間比較短,比如兩個月或三個月,那么達到新退休年齡的過渡期就會比較長。
兩種做法各有利弊,對普通大眾來說,過渡時間長的話,適應期相對就要長一些;過渡時間短則適應時間更短,到底如何改,這部分也應考慮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