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怎么補貼
(一)提高推薦車型目錄門檻并動態調整。一是增加整車能耗要求。純電動乘用車按整車整備質量不同,增加相應工況條件下百公里耗電量要求;純電動專用車按照車型類別增加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噸百公里電耗等要求;進一步提升純電動客車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要求。二是提高整車續駛里程門檻要求。提高純電動客車、燃料電池汽車續駛里程要求,適時將新能源客車續駛里程測試方法由40km/h等速法調整為工況法;逐步提高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門檻。三是引入動力電池新國標,提高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循環壽命、充放電性能等指標要求,設置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門檻。提高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要求。四是提高安全要求,對由于產品質量引起安全事故的車型,視事故性質、嚴重程度等扣減補貼資金、暫停車型或企業補貼資格。五是建立市場抽檢機制,強化驗車環節管理,對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及產品,及時清理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六是建立《目錄》動態管理制度。新能源汽車產品納入《目錄》后銷售推廣方可申請補貼。一年內仍沒有實際銷售的車型,取消《目錄》資格。七是督促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應用。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車輛獲得行駛證年度執行。
(二)在保持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調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對新能源客車,以動力電池為補貼核心,以電池的生產成本和技術進步水平為核算依據,設定能耗水平、車輛續駛里程、電池/整車重量比重、電池性能水平等補貼準入門檻,并綜合考慮電池容量大小、能量密度水平、充電倍率、節油率等因素確定車輛補貼標準。進一步完善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補貼標準,按提供驅動動力的電池電量分檔累退方式核定。同時,分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其中地方財政補貼(地方各級財政補貼總和)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詳細方案附后)。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退坡20%。同時,有關部委將根據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產業發展、推廣應用規模等因素,不斷調整完善。
(三)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每年初,生產企業提交上年度的資金清算報告及產品銷售、運行情況,包括銷售發票、產品技術參數和車輛注冊登記信息等,企業注冊所在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企業所上報材料審查核實并公示無異后逐級報省級推廣工作牽頭部門;省級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審核并重點抽查后,將申報材料報至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并抄送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申請報告進行審核,并結合日常核查和重點抽查情況,向財政部出具核查報告。財政部根據核查報告按程序撥付補貼資金。
新能源汽車補貼多少
一張圖帶你看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變化,其中燃料電池汽車補貼不變,乘用車補貼細化,傾向于高端電動汽車,詳細情況請看下圖,一目了然。
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
3月8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2批)》,51款新能源汽車入選。其中新能源客車共27款,包含25款純電動客車,2款插電式混動客車。
由于第二批目錄發布于新的補貼調整政策之后,在新一輪的門檻要求下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達標情況就成了關注的焦點。但從此次申報進入的產品數量看,技術升級顯然沒那么容易,無論是新能源客車還是總量而言,都進入了低谷。
在第二批推薦目錄中,純電動客車共計25款,均搭載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占新能源客車總量的93%;插電混動客車共計2款,均搭載錳酸鋰電池。從動力類型看,純電動成為新能源客車的主流,這與新的調整方案引導方向一致,即雖然都面臨退坡,但插混客車補貼金額下降幅度最大達50%,且技術指標要求更為嚴格,新補貼調整方案對純電動客車則相對友好。(各項指標要求詳見《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解讀:退坡超30%,能量密度及Ekg要求大幅提高》)
此外,雖然燃料電池客車補貼不退坡,新補貼調整方案對其還是提出了技術要求,上海申龍客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宋一中表示,目前市場上80%的燃料電池客車需要進行技術調整。目前研發燃料電池路線的企業相對較少且新的技術要求對企業實力設置了一定門檻,因此新的補貼方案對燃料電池有以下影響:一是有效避免了騙補情況在燃料電池領域發生,二是助推燃料電池技術進步,三則是在企業層面,扶持真正具有研發實力的企業,實現良性競爭。
具體參數方面,本批目錄中的純電動客車續航里程集中分布在300-400km(含)之間,共計11款,占比純電動客車總量44%;200-300(含)km之間的車型共9款,占比36%;400km-600km車型5款,續航里程最高的車型為廣汽比亞迪編號為GZ6100LGEV5的純電動城市客車,續航里程達到560km。
在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方面,分布范圍在125.44-145.61Wh/kg之間。在本批推薦目錄中,115Wh/kg以下的產品已無蹤影,按新的補貼調整方案看,電池能量密度在115-135(含)Wh/kg可拿1倍補貼,135Wh/kg以上可拿1.1倍補貼,這意味著本批目錄中的非快充類客車在能量密度一項拿1.1倍補貼的產品占比92%,共23款。
新補貼方案增加了對Ekg的考察,要求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21Wh/km?kg,0.15-0.21(含)Wh/km?kg的車型按1倍補貼,0.15Wh/km?kg及以下的車型按1.1倍補貼。本批目錄中,高于0.21Wh/km?kg的產品僅1款,為江蘇友誼汽車編號為ZGT6830LBEV1的純電動客車,該產品將面臨零補貼;產品多集中在0.15-0.21(含)Wh/km?kg,為23款,占比純電動客車總量的92%;另有1款產品在0.15Wh/km?kg以下,為比亞迪編號為BYD6101HGEV的純電動城市客車,Ekg此項指標方面可拿1.1倍補貼。
由于新能源客車各項調整系數是相乘的關系,因此只有比亞迪一家企業的一款產品可拿1.1x1.1=1.21倍補貼,本批目錄中另有90%的產品可拿1.1倍補貼。
本次目錄中無快充類客車。最后,從電機的整體配套情況來看,27款產品均搭載永磁同步電機。
由以上分析看,本批目錄雖然入選產品數量不多,產品質量卻很高,由于2.12-6.11日屬于過渡期,對新能源客車來說,過渡期上牌的補貼金額均高于補貼調整后的金額,因此進入目錄的新能源客車產品在過渡期上牌銷售更為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