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農村黨組織是最基層的黨組織,在黨的整個組織建設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農村黨組織在長期的建設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隨著農村社會不斷發展變化,農村黨組織建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2015年以來,我連續3年在伊川縣呂店鎮老莊村任第一書記,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在基層任職的過程中,我深入各村實地調研,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認識到農村黨組織地位的重要性和它所發揮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農村黨組織建設的基本情況
農村絕大部分村級黨組織作用發揮有效、得力,是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脫貧致富的領導力量。但是,也有一少部分農村黨組織存在一些問題,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影響了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
村“兩委”組織不健全。村黨支部、村委會不健全,沒有村支部書記、支部副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委員缺失。例如,伊川縣呂店鎮南部某村有3172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46戶、523人,是省定貧困村、革命老區村、省級傳統村落。2015年年初,無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副書記主持工作。2017年年初,鎮里派了村支部書記。5月,村委會主任辭職,目前暫時空缺。
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支部書記與村委會主任關系不合,或者班子內部不團結,形不成合力,或者班子不注重學習,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欠缺,不能夠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作用發揮較差。例如,伊川縣某村位于呂店鎮南部,由3個自然村組成,有470戶、1640口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17戶、504人,是深度貧困村。2015年年初,由于原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相互拆臺,導致制度執行不力,個別村干部黨性觀念薄弱,在貧困戶認定、補貼發放以及占地補償等方面遺留問題多,群眾意見大,嚴重消弱了村支部的戰斗力和公信力。
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的發展,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對加強和改進村級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有一少部分農村黨組織和黨員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中作用發揮得不夠好,在發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沒有很好地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受內外因素影響,村級班子建設不力,作用發揮不夠。有些以家族、宗族勢力為基礎形成的村內派系對立,為了家族或某個人的聲譽問題和對方較勁,他們大多以經濟支持或社會關系支持,在幕后操縱村里的干部進行內斗,進而干擾村務;村內或周邊村莊的黑惡勢力、村霸以威脅脅迫或經濟利益輸送的方式,操縱村干部,插手村內事務,使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對立,損害群眾利益;村“兩委”之間關系不和諧,相互對立,前任與后任干部之間矛盾重重;村務公開形式化甚至根本不公開,缺乏民主議事的氛圍環境。
思想政治教育不夠,責任意識缺失。有些村干部對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新時期黨的方針政策缺乏深入學習,應付了事;對農村黨支部成員及黨員教育管理不嚴,有的黨員干部服務意識淡化,責任意識缺失,缺乏奉獻精神;有些村黨組織成員缺少應有的領導水平和能力,缺乏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知識和本領;有的村干部缺乏真抓實干、艱苦奮斗的精神,威信不高,沒有戰斗力和凝聚力,發揮不了“領頭雁”作用。
缺乏戰略眼光,不重視培養年輕后備力量。農村黨員隊伍總體年齡偏大,年輕的優秀黨員發展不足,造成農村黨組織的后備力量空虛,黨員年齡結構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農村黨組織缺乏對黨員的關愛,致使黨員的榮譽感、歸屬感降低,因而青年人普遍缺乏入黨的意愿,黨組織也缺少發展新黨員的動力,出現了有的村多年沒發展黨員的現象。
受經濟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村黨支部對群眾的影響力下降。在自主的生產經營方式下,群眾對基層組織的依賴性大大減少,基層組織對農民的影響力也大大減弱;村黨組織在發展公益事業、提供服務等方面沒有財力支撐,在依法管理村務方面缺乏管控能力;村班子在發展村經濟上有畏難情緒,大部分村存在“等、靠、要”思想,自我發展意識不強。個別村黨組織負責人對發展村集體經濟是想從中獲取個人利益,不少村黨支部書記忙于日常工作,沒有長遠的發展計劃。
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的思考
農業的發展、農民的致富、農村的小康以及目前正在開展的脫貧攻堅都離不開村級黨組織這一關鍵因素。農村黨組織建設是個常抓常新的系統工程,點多、面廣、戰線長,新情況多,新問題也多,任務量大,工作難度也大。要科學把握工作內容,全面、系統地優化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黨員培養、政治教育和素質提升、民主建設和監督制約、制度建設和規范管理等要素。
健全農村黨組織,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農村的首要問題是黨組織問題,健全的黨組織是開展工作的必要條件,村黨支部書記是關鍵因素。黨支部書記是農村基層黨支部的核心,是帶領農民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領頭雁”。要按照“選好一個人,帶好一班人,致富一個村”的思路,重點加強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當前,要持續整頓軟弱渙散的村級黨組織,抓住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對黨組織班子配備不齊、黨支部書記空缺或不勝任現職的,要限期調整、配備到位;對村級黨組織管理混亂、矛盾糾紛集中的,要講究方法、理清問題、有序化解,確保支部團結、村領導班子穩定,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很好地發揮。
加快生力軍培養,讓年輕的優秀力量接管村級黨組織。農村黨組織是黨的事業的基礎和細胞,農村黨員的發展和培養至關重要。首先,要解決農村黨組織或村支部書記不愿或不想發展黨員的問題,加大在青年農民中培養和發展黨員的力度,著力解決農村黨員隊伍老化、青黃不接的問題,不斷儲備村級后備力量。其次,要注重在新生力量中發現、培養農村黨組織帶頭人,解決村支部書記“人難選、無人選”的問題,把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化解矛盾能力強的優秀黨員,工作負責、對群眾有感情、群眾擁護的優秀黨員,熱愛工作、勇于奉獻、有知識、有見識的年輕黨員選拔到村黨支部書記崗位上來。
加大農村黨建投入,推進陣地建設,讓黨旗在農村高高飄揚。要舍得向農村黨建投入,不能出現村委辦公沒場所、村委會交不起電費等情況。著力解決基層組織經費不到位、基層干部報酬待遇不落實等問題。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整合資源、綜合便捷的原則,把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建成集村委辦公、黨員教育、衛生、文化娛樂于一體的村級綜合黨群服務中心。
著力打擊黑惡勢力,凈化村級政治生態環境。要加大村級治安管理力度,按照中央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部署,公安機關要主動出擊,警力下沉,對家族宗族勢力干擾村務、村霸或黑惡勢力活動猖獗的,要依法嚴厲查處。對僅靠鄉、村力量難以解決的問題,要派專門工作組進駐幫助解決,形成常態化整頓機制,善于發現、敢于依法打擊震懾,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確保農村和諧穩定、安居樂業。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農村干部隊伍。要抓好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強化黨性觀念,從嚴從實管理,落實村干部“小微權力清單”、坐班值班、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督促村干部履職盡責、清白干事,樹立農村干部應有的責任意識和為民意識;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強化村級監督制約機制,疏通和拓寬民主渠道,健全完善黨支部決策機制,推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堅持正確的基層用人導向,從實踐看德才,憑實績用干部,把群眾擁護的思想好、作風正、有文化、有本領、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的人選進村班子,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農村干部隊伍。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為村級黨組織發揮作用提供保障。村集體經濟是黨組織開展工作、改善民生的基礎和保障。村級黨組織要切實擔負起推動經濟發展的責任,探索創新集體經濟合作社發展道路,以產業扶貧和引導就業為抓手,打造特色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積累集體資金。在農村特色產業建設上,著力培育“支部+協會”模式,把支部建到農村集體經濟上,使黨組織和黨員在推進農村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開發中充分發揮作用。
強化頂層設計,選派一批解決農村復雜問題的“高手”干部。著力發現和培養一批敢于擔當、不怕吃苦、基層領導能力強、注重處事藝術、善于發現和解決復雜問題的領導干部?h級黨委要強化頂層設計,注重發現和使用這些“高手”干部,把他們充實到鄉鎮重要崗位上,讓他們指導或直接解決當前農村存在的復雜問題,在發揮其才干的同時,為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開展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篇二】
基層是黨制定政策方針路線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創造工作經驗、發現工作難點、檢驗工作成效的大本營。當前,由于多方原因,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各級黨委的要求、與工作的實際需要相比仍有差距。對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進行了認真分析,具體如下:
一、基層黨建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定“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決心,對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各地嚴格落實*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能力還不高。個別基層干部不愿意做黨務工作,主要把精力集中放在抓經濟建設,對黨建工作只是應付、被動地去做,對黨建工作組織不力,抓得不緊,再加上部分基層干部的理論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傳達貫徹上級決策部署時,層層打“折扣”。
2、工作上缺乏協作和擔當意識;鶎痈刹坑捎谡烀τ谑聞招怨ぷ,往往容易忽視與群眾面對面的交心談心,在工作上,相互之間溝通協調不夠,導致村班子之間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強,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下降,遇到好事都爭著上。對于工作擔當意識不強,過多的考慮個人利益,不愿意承擔責任和義務,想方設法逃避矛盾。
3、黨員隊伍發揮作用不夠明顯。主要表現在黨員的愛黨、憂黨、興黨、護黨的意識正在退化。有的黨員滿足于“平平淡淡”,在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形象方面信奉“既不出事、也不多事”,沒有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的黨員在參加黨員活動、履行黨員義務時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只關注與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事情;有的黨員不僅不履行黨員職責,而且帶頭擾亂社會秩序,甚至參與涉黑涉惡事件,嚴重損壞黨員隊伍形象。
二、分析問題的根源
無論是黨組織書記履職不力,還是黨員主體作用發揮不強,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
1、思想上還不重視。個別領導對黨建工作重視不夠,存在重經濟、輕黨建的傾向,對黨建工作責任制執行不力,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意識不強,“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村干部沒充分認識到開展黨組織活動的重要性,沒有認真嚴格按要求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致使基層干部對黨建工作存在得過且過的思想!耙磺幸岳鏋閷颉钡氖袌鼋洕瓌t深入人心,部分黨員的理想信念開始動搖、政治思想開始滑坡,“對黨忠誠”不再成為某些黨員的政治追求,他們更重視的是金錢享受和物質利益。某些黨員參與黨建活動的積極性明顯不足。思想上的不重視導致抓基層黨建的氛圍不濃。
2. 導向不清造成動力不足。導向不清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選人用人的導向不清。在現實的政治格局中,由于抓經濟建設和項目建設給黨組織書記自身帶來的政績更為明顯,許多抓經濟建設得力、抓黨建工作無為的黨組織書記受到了組織的提拔重用,而許多不愿盲目抓經濟建設、默默無聞干實事的黨組織書記卻不受上級“關注”;二是績效考核的分值設置不夠科學。某些地方對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等經濟工作極為重視,其考核分值在績效考核總分中的占比較大,給予的物質獎勵也較重;而基層黨建工作則有表面上越來越重視、實際上被邊緣化的趨勢。導向不清最終造成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動力不足、興趣不濃。
3. 謀劃不精造成落實不力。在工作謀劃上,由于調研不夠細致、思考不夠充分、措施不夠細化等原因造成許多黨建工作停留在口號上、表面上,缺乏針對性、吸引力、硬措施和強手段。有些地方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創造性不夠,熱衷于按照上級政策“依葫蘆畫瓢”,造成政策規定與基層實際脫節;有些地方不注重深入基層調研,全憑“一把手”主觀臆斷,造成許多工作設想因阻力過大而中途流產。工作部署安排上的不足造成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滯后。
三、對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的具體建議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以十足的決心、務實的作風、過硬的舉措強力推進。具體建議如下:
1.端正導向,催生動力;鶎狱h組織的管理及領導體制上的特殊性,決定只有通過完善用人機制和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才能引導黨組織自覺地圍繞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提高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各級黨組織要轉變觀念、端正用人導向,把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的成效作為其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要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提高基層黨建工作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通過樹立重黨建的用人導向和工作導向,提升基層黨建工作在黨員領導干部心目中的地位。
2.強化職責,施加壓力。要堅持黨建工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進一步強化黨組織書記的黨建工作職責。黨組織書記要負起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把黨建作為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安排,定期研究;其他黨組組領導同志也要按“一崗雙責”的要求,積極支持和配合做好黨建工作。對于抓基層黨建工作不作為、亂作為的黨組織書記,組織部門要嚴格問責,用反向壓力倒逼黨組織書記抓好基層黨建工作。
3.常抓常新,增強定力。要著重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基層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切實提高“三會一課”特別是民主生活會的質量,嚴格執行民主生活會的程序和要求。要完善黨員教育管理。要根據各個不同時期的形勢和任務,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要突出抓好引導黨員干部發揮好帶頭作用、骨干作用、橋梁作用。要注重提升黨員能力。營造黨員干部帶頭學技能,帶領大家學技能的氛圍,以此來推進各項經濟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