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河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9072名;
2、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山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5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5381名;
3、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3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1992名;
4、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江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2032名;
5、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江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6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2838名;
6、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山東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7846名;
7、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理工類,4年,4600元/年)專業在廣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9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1356名;
8、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廣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5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0676名;
9、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陜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1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1627名;
10、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陜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3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5878名;
二、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98 | 89072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00 | 116657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470 | 117369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00 | 90630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61 | 60370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486 | 65053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58 | 65381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4600元/年)(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380 | 39096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4600元/年)(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408 | 38260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419 | 40199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包頭師范學院)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396 | 38550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402 | 42883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425 | 49017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433 | 51992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 | -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451 | 108405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488 | 82032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469 | 82838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 481 | 193484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 483 | 189440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 491 | 187846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471 | 151473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工類,4年,4600元/年)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392 | 102100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工類,4年,4600元/年)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393 | 101356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357 | 120676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工類,4年,4600元/年)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 | -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410 | 81627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432 | 75878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科學路三號校本部)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50 | 76468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26 | 77299 |
三、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介紹
包頭師范學院,坐落在享有“世界稀土之都”美譽的“草原鋼城”——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學校前身為1958年創建的包頭師范專科學校。1996年,更名為包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包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原包頭師范學校、包頭教育學院合并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包頭師范學院。2003年,又與原包頭鋼鐵學院、包頭醫學院合并為內蒙古科技大學。2004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以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校名恢復獨立法人資格。2007年,實現碩士研究生招生。2008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2017年,順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8年,隆重舉辦建校60周年慶典紀念活動。在60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逐步形成了“博學、篤行、齊志、恒德”的優良校風,堅持面向基礎教育、研究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協調發展,融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為一體的普通高等師范院校。目前設有17個黨政管理機構、20個教學機構、8個教學科研輔助機構、2個群團機構。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44個本科專業和1個專科專業,在校生13769人。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學校擁有校舍建筑面積23.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78694.15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809.85萬元)。現有14個實驗中心(其中2個自治區級教學示范實驗中心),144個校外實習基地。紙質圖書95.92萬冊、電子圖書109.8萬冊,各類中外文全文數據庫41個。學校萬兆主干千兆交換到桌面和無線網絡組成的有線無線一體化校園網絡系統覆蓋全校園,網絡出口合計3300M;智慧校園服務平臺集成了20余個業務信息系統提供全校信息化網絡服務;全方位安全技防設施和網絡安全運維機制有效保障學校的信息安全和用戶隱私。師資隊伍不斷壯大。學校現有教職工965人,其中專任教師660人。現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2人;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人,第二層次人選1人;自治區“草原英才”1人、創新團隊1個;自治區教學名師9人;自治區教壇新秀9人;包頭市“新世紀人才工程”領軍人才25人;包頭市“鹿城英才”10人;校級“陰山學者培養計劃”人選61人。教學改革有序推進。學校積極推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完全學分制、主輔修制和雙學位培養;通過ISEC項目引進了國際化課程體系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實施課程過程性評價改革,實現人才培養的“四個轉變”;通過校企、校地、校校聯合培養,不斷拓展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學校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 1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個,自治區級本科專業綜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