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內蒙古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在內蒙古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內蒙古考生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的分數在259至397分,位次為70136至2186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內蒙古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59至397區間才能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一、內蒙古考多少分能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1、2022年內蒙古考生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0136名;
2、2021年內蒙古考生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442名;
3、2020年內蒙古考生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838名;
4、2022年內蒙古考生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606名;
5、2021年內蒙古考生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869名;
6、2020年內蒙古考生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593名;
二、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在內蒙古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 | 259 | 70136 | 市政府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 | 330 | 22606 | 市政府 |
2、2021年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 | 294 | 59442 | 市政府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 | 373 | 21869 | 市政府 |
3、2020年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 | 273 | 67838 | 市政府 |
2020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 | 397 | 25593 | 市政府 |
錄取分數低的一本大學有哪些
大學名稱 | 辦學層次 |
沈陽理工大學 | 一本 |
北京師范大學- | 一本 |
上海電機學院 | 一本 |
廣西醫科大學 | 一本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一本 |
江西理工大學 | 一本 |
河北工程大學 | 一本 |
北京聯合大學 | 一本 |
河北大學 | 一本 |
遼寧科技大學 | 一本 |
華北理工大學 | 一本 |
海南醫學院 | 一本 |
安徽財經大學 | 一本 |
河北師范大學 | 一本 |
新疆醫科大學 | 一本 |
吉林財經大學 | 一本 |
湖南工業大學 | 一本 |
青島科技大學 | 一本 |
華僑大學 | 一本 |
大連民族大學 | 一本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一本 |
湖南商學院 | 一本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 一本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一本 |
高考志愿填報流程
1、在網上進行高考志愿填報。
2、對提前錄取的院校,按照不同層次和特點分別確定每個學校的控制分數線,招生學校按有關規定確定調閱考生檔案數,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3、提前批次錄取的院校對體檢要求很嚴格的,而且大部分提前批次的院校錄取分數較高,軍事和公安司法類的都是在第二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
4、考生填寫了提前批次的院校,如果沒被錄取,不影響考生參加其他批次的錄取,如果考生已被提前批次的院校錄取,就不能參加其他批次院校的錄取。
5、在提前批次高考志愿填報中一定要保持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間的梯度,盡可能使自己的下一個志愿在上一個志愿未能錄取之后能發揮作用。
6、了解具體院校(專業)的錄取規則與錄取限制,如提前批次軍事公安院校(專業)錄取,如果不去參加體檢面試,即使文化課合格也將失去錄取機會。
三、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最新介紹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是北京市屬普通高等學校、北京市市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其前身為1956年成立的北京市團校。1986年7月,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院名,對學院發展寄予厚望。 在六十多年的建設發展中,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等多次來學校視察調研、現場辦公、指導工作。時任北京市委副書記金鑒、汪家镠、李志堅同志先后擔任學院院務指導委員會一、二、三屆主任。學院始終堅持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共青團事業發展的方向,為首都的建設和發展培養輸送了一大批人文素養好、有一技之長、社會責任感強的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 新時期新階段,學院進一步服務首都“四個中心”戰略定位和團青工作發展需要,強化政治、青年和人文特色,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全國一流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和全國一流團青教育培訓與研究基地,建設成為開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青年人大學。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人,成人教育學生800余人,共設六個二級學院、一個中心、一個繼續教育學院和多個研究所,即青年工作學院、學前教育學院、信息傳媒藝術學院、現代管理學院(北京青年中科創新創業學院)、國際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中心)、人文素質教育中心、繼續教育學院、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北京職業教育與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學院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形成了多層次、多樣化協調發展的教育教學格局。目前,學院堅持立足需求、集約創新、優化布局、激發活力、提升質量、協同發展的思路,調整辦學資源布局,正在全面推進綜合改革, 進一步提升學院辦學效益和整體實力。 學院高度重視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現有1 個全國職業院校示范專業,1個國家級骨干專業,1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1個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3 個市級高職示范性專業和2 個市級示范性實訓基地,2個市級職業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專業,3個市級職業院校特色高水平實訓基地,是北京高職院校唯一的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招生院校,獲得多項市級精品課程、精品教材、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立項和教育教學成果獎。學生參加全國及北京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屢次獲獎,其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連續四年獲得一等獎,北京市人文知識競賽連續五年獲得一等獎。學院各專業緊貼首都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需要培養人才,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近十年就業率平均達98%以上。 學院承擔北京市團校職能,與團市委聯合創辦了“首都大學生新世紀英才學校”“北京志愿者學校”“北京共青團創業青年夜校(青檬夜校)”,與《求是》雜志社共同成立青少年“三熱愛”教育基地;是北京市委組織部、宣傳部、文明辦首批向全社會推薦的“燧石工程”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基地,是北京市社工委委托的全市首家“北京市社會工作者培訓基地”。北京市團校始終著眼黨的青年工作大局,不斷創新辦學方式,突出政治培訓,努力為新時代黨的青年群眾工作和共青團建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學院科研水平不斷提升,在青少年教育與發展、志愿服務、中華傳統文化、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工作與社區治理、學前教育、智慧養老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2013年學院獲批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基地。近五年來,學院承擔市級以上各類科研項目共計120多項,科研經費2000余萬元,公開出版專著100部、編著教材近300部,發表學術論文1500余篇。 學院高度重視對外合作與交流。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學術機構開展交流活動。近五年來,共派出教師300多人次、學生300多名參加國際交流活動,接待國際50多所高校和學術機構240余人次來校交流訪問。 學院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參與“北京2008奧運會、殘奧會”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北京2014APEC 會議”“北京園博會”“2015年北京國際田聯世界田徑錦標賽”“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中國網球公開賽”等重大活動,參加“金刺猬全國大學生戲劇節”“首都大學生‘挑戰杯’大賽”“北京大學生音樂節”“北京大學生戲劇節”“北京大學生舞蹈節”等大型比賽,舉辦體育、科技、職業、社團等多種主題文化節,組織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如赴延安、井岡山、西柏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實踐活動,赴浙江、云南、河南、吉林等地開展主題調研社會實踐活動。長期參與天安門地區、國家大劇院、北京國際馬拉松大賽、國際馬聯星級賽的志愿服務工作,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學院辦學設施完善。建立了覆蓋各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共有各類校內實訓室70多個。所有教室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圖書館館藏豐富、門類齊全,實現信息化管理,館藏紙本圖書55萬余冊,電子圖書122萬余冊,電子期刊60萬余冊,學位論文570萬余篇,中文紙質期刊近300種,電子數據庫資源近20個,音視頻資源32萬余小時,能夠滿足全院師生教學科研的多方面需要。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以服務國家社會為己任,以促進教育發展為追求,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文化傳承為使命,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已經成為具有良好社會聲譽和辦學優勢的北京市屬高等職業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