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內蒙古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閩江學院在內蒙古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內蒙古考生上閩江學院的分數在320至475分,位次為55715至1187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內蒙古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20至475區間才能上閩江學院。
一、內蒙古考多少分能上閩江學院
1、2022年內蒙古考生上閩江學院(B):理科最低分需要3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715名;
2、2021年內蒙古考生上閩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681名;
3、2021年內蒙古考生上閩江學院(B):理科最低分需要3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818名;
4、2020年內蒙古考生上閩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536名;
5、2022年內蒙古考生上閩江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00名;
6、2022年內蒙古考生上閩江學院(B):文科最低分需要4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353名;
7、2021年內蒙古考生上閩江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878名;
8、2020年內蒙古考生上閩江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042名;
二、閩江學院在內蒙古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閩江學院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357 | 49792 | 省政府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B | 335 | 55715 | 省政府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24 | 11900 | 省政府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B | 405 | 14353 | 省政府 |
2、2021年閩江學院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343 | 48681 | 省政府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B | 320 | 53818 | 省政府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52 | 11878 | 省政府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B | 422 | 15752 | 省政府 |
3、2020年閩江學院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407 | 38536 | 省政府 |
2020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475 | 13042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高考考生登陸時需要輸入準考證號、報名號、密碼、身份證號、驗證碼等信息,然后點“登錄”按鈕進行身份驗證。只有以上信息的輸入全部正確,才能通過系統的身份驗證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2.如果考生輸入了以上正確的信息后仍不能通過身份驗證,可能的原因是系統內初始設置的該高考考生身份證號(或學籍號)與實際有誤,請聯系老師核對更改后再進行登陸。
3.考生首次登陸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系統時,其初始密碼為身份證號后6位數。
4.若考生首次登錄網上高考填報志愿系統,則登錄成功后將進入“密碼修改”頁面,被強制要求修改自己的初始密碼,這是為了確保考生的身份安全;若非首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則登錄成功后將進入志愿類別鏈接頁面。
高考志愿的專業代碼查詢途徑
第一種途徑登錄各省官方教育考試院網址:
有關教育部門的官網也會有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的有信息,在網上查詢也是挺方便的,不論是電腦還是手機只要上網都可以查到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的情況。
第二種途徑參考學校招生資料查詢專業代碼:
在高考結束獲得成績后最重要的就是填報志愿了,需要填的就是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但是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從哪里來呢?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學校會給每位考生發放一本帶有全國各個大學名稱以及代碼的書,可以在這本書中看到所有的專業代碼。所以,對于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考生們一定要認仔細的對照。
第三種途徑參考學校訂購發放的《報考指南》或《招生計劃》:
高考生一定會收到許多大學的招生簡章,每個學校里的招生簡章里就會有所有專業的代碼。因為想要獲得高考填志愿專業代碼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大學的招生簡章里來看到。這樣看來,可以先報自己喜愛的專業,然后再找到對應的專業代碼進行填寫,這樣的話也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三、閩江學院最新介紹
閩江學院坐落于福建省省會福州市,是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學校現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 學校擁有光榮的歷史傳統。前身是1958年創辦的福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1984年創辦的閩江職業大學(含2001年并入的福州工藝美術學校),2010年,愛國華僑蔡繼琨先生創辦的福建音樂學院并入閩江學院。**在福州工作期間曾兼任閩江職業大學校長6年(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親自為學校改革發展定方向、謀思路,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倡導“立足福州、面向市場、注重質量、突出應用”的辦學宗旨。30多年來,他始終關心關懷學校發展,2008年學校50周年校慶、2018年學校60周年校慶,他都在百忙之中發來賀信;2021年3月25日,**再次親臨學校視察,與師生親切交流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學校新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較為齊全、辦學水平較高、具有一定影響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學校設有16個二級學院,擁有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碩士點,開設本科專業66個,涵蓋經、法、文、史、理、工、管、藝等八大學科門類。擁有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一流學科(高原學科)1個、省級應用型學科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省示范性應用型專業群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服務產業特色專業7個,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6個。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約1.6萬人,專任教師1000多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90%(其中博士學位教師占36%)。擁有省級教學、科研及高端外專團隊12個,國家級、省部級人才109人(含柔聘)。現有省級科研創新平臺39個,其中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 學校現有校園總面積2245畝。校舍建筑總面積54.2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4.30億元。各類紙質圖書204.9萬冊,電子圖書166萬冊。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福州市各縣(市)區開展科技開發合作;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東華大學、溫州大學等國內高水平大學開展辦學合作;與逢甲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等臺灣地區高校進行閩臺高校應用型人才聯合培養;與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境)外30多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關系;與塞浦路斯歐洲大學合作舉辦本科層次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閩江學院國際數字經濟學院;與澳大利亞墨爾本理工學院合作舉辦全省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學院。 學校的辦學和發展得到省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有力支持。省教育廳和福州市人民政府簽訂共同支持學校建設協議書并制定實施方案,福州市出臺《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閩江學院全面提升辦學水平的若干意見》。社會慈善機構、著名僑領、企業家紛紛慷慨解囊,支持學校辦學,特別是福建省發樹慈善基金會向學校累計無償捐資人民幣10億元。 “十四五”期間,學校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來校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沿著**指引的正確方向,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優”的辦學追求不動搖,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動搖,堅持“應用技術型”的辦學方向不動搖,堅持“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特色不動搖,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全力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的應用型大學,努力以優異的辦學成績回報**的重托和期望。 (數據截至202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