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內蒙古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東科技大學在內蒙古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內蒙古考生上山東科技大學的分數在456至567分,位次為22842至261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內蒙古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6至567區間才能上山東科技大學。
一、內蒙古考多少分能上山東科技大學
1、2022年內蒙古考生上山東科技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842名;
2、2021年內蒙古考生上山東科技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396名;
3、2020年內蒙古考生上山東科技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996名;
4、2022年內蒙古考生上山東科技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19名;
5、2021年內蒙古考生上山東科技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25名;
6、2020年內蒙古考生上山東科技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05名;
二、山東科技大學在內蒙古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山東科技大學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56 | 22842 | 省政府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16 | 2619 | 省政府 |
2、2021年山東科技大學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64 | 20396 | 省政府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19 | 4625 | 省政府 |
3、2020年山東科技大學在內蒙古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95 | 17996 | 省政府 |
2020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567 | 2705 | 省政府 |
什么是高校專項計劃
高校專項計劃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承擔,招生計劃不少于學校本科招生規模的2%。中央部門高校要將調減的特殊類型招生名額優先安排高校專項計劃。
高校專項計劃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具體實施區域由有關省(區、市)確定。
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須在實施區域農村,考生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及以上戶籍和當地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
高考提前批能填報幾個志愿
本科提前批一志愿只有1個學校。高考的提前批次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結束以后提前批次就開始報名如果提前批報了沒被錄取不會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錄取。
提前批:本科在錄取前填報1次志愿,錄取過程中征集1次志愿,征集志愿時設高校是否服從調劑志愿。第一次填報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填報1所高校,調劑志愿設3類高校及專業(軍事、公安、其他)是否服從調劑。
專科設1個高校志愿和高校及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志愿。每所高校志愿均可填報6個專業及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志愿。具體應以本省實際情況為準。
三、山東科技大學最新介紹
學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優勢突出,行業特色鮮明,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山東省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 在青島、泰安、濟南三地辦學,總占地面積3500余畝,建筑面積13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0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億元。學校設有教學單位33個,科研單位5個。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9個,本科專業96個。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山東省高水平學科4個,山東省一流學科5個,另有省市級重點學科19個,工程學、數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級及青島市實驗室(基地)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2個。 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23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有教職工3300余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360余人。有兩院院士4人,聘任院士12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國家杰青、百千萬人才工程等國家級人才工程人選2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52人。有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領軍人才2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特聘專家及青年專家3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8人。有全國模范教師4人,全國優秀教師7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7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有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山東省高校創新團隊2個,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科技計劃創新團隊19個、人才引育計劃創新團隊11個。 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8個,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專業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0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精品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精品課程10門,教學成果獎5項,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有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品牌特色專業18個,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9個,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5個,一流本科課程75門,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1門,精品課程58門,教學成果獎95項,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1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新舊動能轉換行業(專項)公共實訓基地1個。 “十三五”以來,學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527項,省部級項目92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51項,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100余項。《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學校科技園是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認定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和“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學校為教育部確定的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學校與23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每年在校外籍專家教師近百人。教育部批準的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5個,在校生規模1800余人。有來自60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600余人。 面向未來,學校全體師生秉承“惟真求新”的校訓和“團結、勤奮、求是、創新”的校風,發揚“堅韌不拔、發奮圖強”的科大精神,弘揚“愛校奉獻、敬業實干”的科大傳統,奮進新時代,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工科主導、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