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寧夏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銀川科技學院在寧夏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寧夏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的分數在150至188分,位次為41451至991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寧夏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50至188區間才能上銀川科技學院。
一、寧夏考多少分能上銀川科技學院
1、2022年寧夏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603名;
2、2021年寧夏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3、2021年寧夏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0年寧夏考生上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646名;
5、2020年寧夏考生上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6、2022年寧夏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153名;
7、2021年寧夏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8、2020年寧夏考生上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銀川科技學院在寧夏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銀川科技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50 | 25603 | 省教育廳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194 | 41451 | 省教育廳 |
2022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25 | 9976 | 省教育廳 |
2022 | 寧夏 | 文科 | 專科 | 158 | 23153 | 省教育廳 |
2、2021年銀川科技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45 | - | 省教育廳 |
2021 | 寧夏 | 理科 | 專科 | 150 | - | 省教育廳 |
2021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30 | 9974 | 省教育廳 |
2021 | 寧夏 | 文科 | ? | 160 | - | 省教育廳 |
3、2020年銀川科技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68 | 23646 | 省教育廳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155 | - | 省教育廳 |
2020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51 | 9911 | 省教育廳 |
2020 | 寧夏 | 文科 | ? | 188 | -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地方專項計劃是什么意思
地方專項計劃由各省(區、市)本地所屬重點高校承擔,招生計劃原則上不少于有關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規模的3%。地方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報考條件和錄取辦法由各省(區、市)因地制宜確定。
地方專項計劃”則是本省結合本地實際,安排一定數量的本地所屬一本招生高校招生名額,實施招收本省農村學生的地方一本招生高校專項計劃。按專項計劃錄取的考生可自行決定入學時是否簽轉戶口,在校學習期間可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申請調整專業。
地方農村專項計劃均實行單設錄取批次。地方農村專項批次安排在國家專項批次之后、自主招生批次之前進行投檔。地方農村專項計劃采取網上填報志愿方式,和其他批次同時填報、按平行志愿投檔規則投檔。
高考志愿怎么填報
采取即“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原則,但同時需注意把握好沖、穩、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
在平行志愿填報時,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院校作為志愿A,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院校作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院校,志愿E則填“墊底”院校。
其中的“跳一跳”“對口”“保守”“墊底”的幾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順序。
這樣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帶來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萬一沒達到“好院!蓖稒n分數,也有相應院?勺x,而不至于落到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當然,“沖一沖”也應當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三、銀川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銀川科技學院(原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坐落于銀川市西夏區,位于寧夏高教園區內,地理環境優越,校園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原則,經過1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已建設成為千畝校園、萬余名師生的應用型大學。 建校以來,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質量優先、特色鮮明、人民滿意”的辦學理念,重視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致力于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技素養和人文精神以及較強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辦學目標明確、定位清晰、辦學條件達標、辦學特色鮮明、教學管理規范,為轉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建校以來,學校共培養本科畢業生近2萬人,其中寧夏生源占比60%左右,近三年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在84%左右,為優化區域高等教育布局結構、提高毛入學率和就業率,以及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做出了積極貢獻。 多年來,學校植根西北大地,以執著的教育情懷,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先后榮獲“銀川市園林式單位”、“銀川市節水型學院”、“自治區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五四紅旗團委”等稱號。2011年,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評選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2012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被自治區列為首批整體轉型試點高校;2017年,被銀川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文明單位”;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國防教育特色學院”,同年機電系第二黨支部入選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2019年,被自治區教育廳列為“依法治!、“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單位;2020年,榮獲“自治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先進集體”;2020年,分別榮膺環球網“2020年度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榮譽稱號,央視網“2020年就業競爭力示范高!睒s譽稱號;學校連續6年被新華網教育論壇分別評為年度“社會影響力獨立學院”、“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綜合實力獨立學院”等榮譽稱號;2021年1月,教育部驗收通過信息工程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為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更新時間: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