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寧夏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西晉中理工學院在寧夏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寧夏考生上山西晉中理工學院的分數在374至484分,位次為20628至585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寧夏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74至484區間才能上山西晉中理工學院。
一、寧夏考多少分能上山西晉中理工學院
1、2022年寧夏考生上山西晉中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692名;
2、2021年寧夏考生上山西晉中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652名;
3、2020年寧夏考生上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628名;
4、2022年寧夏考生上山西晉中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123名;
5、2021年寧夏考生上山西晉中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54名;
6、2020年寧夏考生上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64名;
二、山西晉中理工學院在寧夏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山西晉中理工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81 | 19692 | 省教育廳 |
2022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32 | 9123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山西晉中理工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74 | 19652 | 省教育廳 |
2021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76 | 5854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山西晉中理工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87 | 20628 | 省教育廳 |
2020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84 | 6564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定向招生什么意思
高考定向招生是是考生作為定向生報考,必須與用人單位事先簽合同,畢業后去這個單位工作。定向招生是面向比較特殊的行業,而且會簽訂一些合同。違約是要按簽訂的合同履行責任的。部分高等院校每年會安排一部分面向艱苦地區、艱苦行業以及軍工、國防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定向招生計劃。
定向招生計劃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上不能完成的,可以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下20分內由省級招辦補充投檔,學校根據考生的定向志愿擇優錄取。因此,如果填報好定向志愿,就有可能享受20分的優惠政策。
另外需要考生和家長注意的是,定向招生高校和用人單位不得對考生附加額外條件,不得向考生收取定向培養費,畢業后用人單位要為考生安排工作。國家嚴禁利用定向招生政策指定生源、隨意降低考試成績要求或向考生亂收費。
高考后檔案狀態怎么查詢
方法一
首先進入相關省份的高招招生考生服務平臺。進入這個平臺之后,在進行登錄操作,輸入自己的考生號和登錄密碼以及驗證碼。考生號一般都是14位數字,一定要準確填寫。
同時,在登錄密碼一欄正確填寫包含數字和字母的密碼。全部填寫完畢之后,就可以點擊進入,然后就可以查詢自己的檔案狀態了。當然,如果遇到無法查詢的情況,可以換一個手機號試一下。
方法二
直接到當地的招生服務大廳查詢,全省任一地縣招辦均可查詢。查詢的時候帶上高考準考證和自己的身份證。
三、山西晉中理工學院最新介紹
"山西晉中理工學院(原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創建于2002年,2021年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本科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位于晉商故里晉中市,總占地1000余畝,建筑面積30余萬平方米。交通便利,緊鄰高鐵晉中站、山西大學城。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建有3D打印、智能硬件云、企業全景運營AR實訓、機械VR實訓中心等各類實用新型實驗室70多個。圖書館館藏圖書106余萬冊,14余萬種,電子圖書100余萬冊。專、兼職教師7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220余人,海外歸國高級人才6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名。近年來,學校承擔省級教學改革創新項目、大學生改革創新項目110余項;是山西省高等學校精品共享課程和省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單位;發表論文近500篇,其中國家級核心刊物20余篇,省部級刊物400余篇;獨立編撰多部教材;2021年,在全國大學生各項競賽中獲一等獎2項,二、三等獎13項;省級競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31項。 學校以培養基礎扎實、專業精準、實踐與創新能力強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定位,遵循現代教育理念,注重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與優勢學科結合,秉承“謹信博學、經世致用”的校訓,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宗旨。開設了以工科為主,經、管、文、法等7大學科門類,40個本科專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與京、滬、廣、蘇、浙等經濟發達地區建立實習實訓基地60余個。 學校注重國際化開放式教育。同美、英、加、澳、日、新、韓等國家的100余所學校,開展“1+2+1”、“2+2”、“1+3”等形式多樣的本科雙學位項目,以及“3+1+1”、“4+1”本升碩項目,是全國“十大陽光留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