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寧夏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在寧夏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寧夏考生上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95至409分,位次為30008至1196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寧夏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95至409區間才能上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一、寧夏考多少分能上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寧夏考生上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008名;
2、2021年寧夏考生上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3、2020年寧夏考生上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2年寧夏考生上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68名;
5、2021年寧夏考生上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6、2020年寧夏考生上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163名;
二、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在寧夏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寧夏 | 理科 | 專科 | 324 | 30008 | 省政府 |
2022 | 寧夏 | 文科 | 專科 | 408 | 11968 | 省政府 |
2、2021年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寧夏 | 理科 | 專科 | 295 | - | 省政府 |
2021 | 寧夏 | 文科 | 專科 | 382 | - | 省政府 |
3、2020年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寧夏 | 理科 | 專科 | 312 | - | 省政府 |
2020 | 寧夏 | 文科 | 專科 | 409 | 14163 | 省政府 |
滑檔和退檔的影響有哪些
滑檔
假設某省理科一本線為540分,學生考了550分,按照分數來看,該生可以讀一個一本院校,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由于志愿填報不當,該生填報的一本學校并沒有錄取他(分數不夠或條件不滿足時),所以只能降檔讀二本學校。
退檔
退檔的話主要是影響其他志愿的錄取,檔案在被提檔的時候,其他志愿是不會對你進行錄取的,然而一旦被退檔,由于拖的時間長,可能會導致其他志愿可能已經錄滿。退檔后,考生在這個批次就不能再被投檔了,只能填報征集志愿了。
被錄取后還可以復讀嗎
被大學錄取之后是可以回學校復讀的,具體建議如下:
1、如果已經準備復讀了,一般情況下建議不要填報高考志愿,以便將錄取機會留給其他想上學的同學,這是一種美德。
2、如果已填報了某所大學,而且高考錄取通知書已經來了,又不想去就讀,這是可以的,對來年復讀報考基本沒有影響。
3、如果填報高考志愿后,沒有按時去就讀,對來年的影響是:如果復讀后明年填報高考志愿“A大學某專業”,假設該專業只招收1名同學,假如和另外一名同學高考分數相同,而他是應屆生,則會優先錄取他,因為上一年高考被錄取沒有去就讀,有記錄在案,假如比另外一名同學高1分,還是會錄取的,高考錄取按照分數高低來的。
4、正常情況下,同一分數,報考某大學某專業撞到的幾率還是非常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三、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時間: 2020-09-27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吳忠市唯一一所高校,是吳忠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學院占地1000畝,現有教職工443人,在校學生7663人,生源主要來自寧夏和鄰近的甘肅、內蒙古、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區)。學院設幼兒教育系、藝術設計系、教育系、經濟管理系、機電工程系、康復與護理系6個系和6個教輔單位,形成了基礎教育、健康產業、藝術設計、機電工程、經濟管理、現代紡織等專業類群。 近年來,學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按照國家、自治區和吳忠市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安排部署,堅持“政府所想、社會所需、學生所盼、學院所能”的辦學原則,在優化專業結構、轉變教學模式、促進內涵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和有效探索。一是堅持開放辦學,強力推進“校校、校企、校地、國際交流”四個層面的合作,牽頭成立由187家行業、企業組成的“吳忠市職業教育聯盟”,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60個;與北京財貿、常州工程、成都紡織、山東商業、寧德職院等13所知名院校在教師互換、專業建設、實習實訓、學生交流、專業培訓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二是堅持靈活辦學,提出并實施了“兩員”、“兩聯一促”等現代學徒制辦學模式,產教融合得到進一步深化。堅持“四個一批”的專業建設思路,高職招生專業達到16個、中職招生專業達到8個,專業與產業的契合度越來越高,對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好。三是持續轉變教學模式,堅持五個對接”(專業與產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與終生教育),建立教、學、做、賽、創“五位一體”的教學體系,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提升,2019年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全國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去年首次參加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全國銅獎和自治區金獎。四是推進創業就業。采取就業推介、幫扶訂單班、項目培訓、職業生涯規劃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畢業生2019年就業率達到92%以上。 學院的辦學能力得到上級部門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教育部確定為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2018年榮獲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學校”“2017年度吳忠市扶貧工作先進單位”;自2017年以來連續四年獲得吳忠市終效能目標考核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