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寧夏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江西洪州職業學院在寧夏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寧夏考生上江西洪州職業學院的分數在179至289分,位次為-至-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寧夏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79至289區間才能上江西洪州職業學院。
一、寧夏考多少分能上江西洪州職業學院
1、2021年寧夏考生上江西洪州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0年寧夏考生上江西洪州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3、2022年寧夏考生上江西洪州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1年寧夏考生上江西洪州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2020年寧夏考生上江西洪州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江西洪州職業學院在寧夏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1年江西洪州職業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寧夏 | 理科 | 專科 | 179 | - | 省教育廳 |
2021 | 寧夏 | 文科 | 專科 | 378 | - | 省教育廳 |
2、2020年江西洪州職業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寧夏 | 理科 | 專科 | 234 | - | 省教育廳 |
2020 | 寧夏 | 文科 | 專科 | 289 | - | 省教育廳 |
3、2022年江西洪州職業學院在寧夏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寧夏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大學有哪些
剛過二本線的公辦大學有: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中外合作)、長春師范大學(藝術類)、廣西藝術學院、新疆科技學院、新疆工程學院、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唐山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等。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公辦大學有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山東農業大學的優勢學科是農業科學,特色學科為生命科學,并且協調各學科共同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是一所十分有實力的老牌本科院校,同學們要是可以以本科線的成績進入山東農業大學,那可真就是“撿漏”了。
剛過二本線能上公辦大學嗎
剛過二本分數線可以上二本大學,但是大多數只能上民辦院校,上不了公辦院校。要想讀個公辦二本,你必須要高出二本線幾十分,甚至好多不錯的二本要過了一本線才能上。
根據二本線劃定規定,一般高考試卷評卷工作結束后,文科和理科按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根據當年二本招生人數,包括外省和本省院校,按照1:1.2劃定二本分數線。
總結一下,一是劃定二本線的時候多出了20%的名額,二是二本和三本合并,現在的二本線就是以前的三本線。所以說剛過二本線離上一所公辦二本還差得不少,并不是說過了二本線就一定能上公辦二本了。
如何查詢高校位次分
以河南為例,如果想報考鄭州大學,可以登錄鄭州大學官網。然后點開分數線,就可以看到近三年的錄取平均分。
查出院校的錄取最低分以后,查出河南一分一段表,看看最低分對應的位次是多少。然后根據所在省份高考一分一段表,找出自己成績所在的位次,根據位次,再對應去年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興趣等效分數。(大概分值,不可能那么準確)
然后再進入所報院校官網,看自己的等效成績與院校的錄取最低分差別大小,決定是否填報高考志愿。當然高考考生也可登錄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查詢所能填報的院校。點擊按分選大學,輸入賬號、驗證碼,輸入分數,就可以看到能夠填報的院校了。
三、江西洪州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江西洪州職業學院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由江西省教育廳直屬管理,被列為江西省“十二五”重大民生工程。學校由北京錦繡控股集團和廣東理工學院聯合創辦,是我省唯一一所由企業和高校共建的高職院校,是全面推行訂單式和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的新型高職院校。 學校位于南昌大都市區副中心城市豐城市總部經濟基地大學城,地處南昌市半小時經濟圈內,以“夯實基礎、適度規模、提升內涵、彰顯特色”為辦學方針,秉承“厚德、明理、篤學、尚行”的校訓,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緊緊圍繞“地方性、應用型、市場化”的辦學定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突出高職院校辦學特色,不斷優化專業結構,以技能培養為主線,著力構建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目前設有工程系、經管系、教育系、體育系、護理系等5個教學系,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部、基礎教學部等兩個教學部,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中心等兩個教學單位。開設高職專業20個,五年一貫制大專招生專業8個。各專業配有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等為學科帶頭人,專業師資隊伍達300余人,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6000余人。 學校規劃用地1500畝,一期工程累計投入資金8億元,完成教學樓、實訓樓、圖書館、生活服務中心、學生公寓和教師公寓等主體建筑16萬平方米。現有實訓室72個,實訓室總面積11485.9平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21484312元,教學儀器設備生均值4732.23元,實訓室工位數7986。 學校以“資源互通,教師互訪,學生互換,就業互助”為框架,傳承擁有二十多年辦學經驗的兄弟院校——廣東理工學院的深厚積累,依托本科院校豐富的教育資源進行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辦學水平逐年提高,與廣東理工學院深度融合,效果顯著。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戰略部署的關鍵時期,也是學校貫徹新發展理念,開啟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新征程的關鍵五年。“十四五”期間,學院建設總體目標為:專業布局更加合理,在校生達到12000人,校園建設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管理進一步規范,校園文化更加活躍,與社會經濟關系更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