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延邊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新疆考生上延邊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55至217分,位次為47759至2549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新疆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55至217區間才能上延邊職業技術學院。
一、新疆考多少分能上延邊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新疆考生上延邊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1年新疆考生上延邊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759名;
3、2020年新疆考生上延邊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2年新疆考生上延邊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2021年新疆考生上延邊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493名;
6、2020年新疆考生上延邊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957名;
二、延邊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延邊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新疆 | 理科 | 專科 | 182 | - | 省政府 |
2022 | 新疆 | 文科 | 專科 | 155 | - | 省政府 |
2、2021年延邊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專科 | 172 | 47759 | 省政府 |
2021 | 新疆 | 文科 | 專科 | 174 | 25493 | 省政府 |
3、2020年延邊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新疆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0 | 新疆 | 文科 | 專科 | 217 | 27957 | 省政府 |
文科女生報哪些二本最好
1、女生可以選擇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學校總體還是很不錯的,錄取分數不算高,二本分數優勢小的女生可報考。
2、女生可以選擇安徽新華學院——原先是三本院校,在三本院校中還算不錯的。錄取分數不會很高,壓線生可參考。
3、女生可以選擇青島濱海學院——學校在民辦院校中挺不錯的,主要的是管理很嚴格。對自制力差的學生來說有點煎熬。
4、女生可以選擇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學校的硬件軟件還是很不錯,不過總的來說學校在二本院校中無功無過吧。
5、女生可以選擇黑龍江財經學院——學校的師資力量還是挺不錯的,對于想要學東西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挺好的去處。
免費師范生分數線多少
一般免費師范生分為部屬師范生和省屬師范生。部屬公費師范生是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大學的免費師范生,分別是陜西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教育部六所免費師范大學的師范類專業是在全國范圍內分批提前錄取的,所以考生必須達到省里指定的本科線(一本線)才能報考。教育部直屬公費師范生的分數要求很高,一般都在600分以上。
除了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免費師范大學,每個省的一些高校都會招收免費師范生,比如山東省。根據《山東省2022年公費師范生和委托師范生招生通知》,公費師范生培養任務由山東師范大學、青島大學、濟南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臨沂大學、齊魯師范學院、山東女子學院、濰坊學院、泰山學院、濱州大學等承擔。
三、延邊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延邊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享有“教育之鄉”“禮儀之鄉”“歌舞之鄉”“足球之鄉”和“民族團結進步之鄉”美譽的全國文明城市——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唯一一所州屬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由延邊州人民政府主辦。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55年的延邊財經學校、創建于1958年的延邊黎明農民大學、創建于1975年的延邊職工大學、創建于1989年的延邊工業學校。2011年2月,學院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正式成立,同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備案進入高等院校系列。學院辦學66年來,積淀了扎實的職業教育辦學基礎,為延邊州、吉林省乃至全國共輸送7萬多名品學兼優、德技共有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學院成立10年來,辦學活力和辦學水平全面提升。 學院是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國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試授權考試中心、人才輸送中心、吉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院校、吉林省高職院校品牌專業建設院校、吉林省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吉林省雙創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吉林省首批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基地、吉林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A級單位、延邊州先進基層黨組織、吉林省工會工作先進集體、延邊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延邊州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延邊州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單位。省、州領導多次到學院視察調研,勉勵學院聚焦延邊產業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院新校區位于延吉市朝陽川西部新城,占地面積18.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2萬平方米,包括中和樓、進德樓、修業樓、知行樓、合一樓、誠實樓、階梯教室、圖書館、學生公寓、師生餐廳、體育館、實訓教學樓、實訓廠房、服務中心等。新校區教學設備先進、生活設施完善、校園環境優雅,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公寓配有生活柜、電腦桌、陽臺、寬帶接口,每層設有衛生間、熱水間、淋浴間及洗衣房,塑膠跑道、標準化足球場與室內體育館相得益彰,智慧化校園將學習、生活充分融合,已逐步成為延吉市西部新城城市風光與濃厚人文氛圍完美結合的新亮點。 學院現有編制內教職工235人,其中,正高級、副高級教師128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37人,吉林省“雙師型”教師84人,吉林省職業教育先進教師2人,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專家2人,延邊州“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延邊州優秀教師9人,延邊州師德標兵3人,延邊州巾幗建功標兵1人,延邊州優秀班主任4人。近年來,學院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立項省級以上教研科研課題31項,發表學術論文348篇,41名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獲獎,榮獲吉林省第十一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為推動吉林省全面振興和全方位振興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持。 學院設有7系2部,有學生3200人,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動漫制作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軟件技術、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大數據與會計、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工程造價、建筑工程技術、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旅游管理、應用韓語、高速鐵路客運服務、大數據技術、現代物流管理等22個專業。學院與吉林省內13個中職學校實施“3+2”中高職貫通培養,建設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立交橋”。 學院承接國家《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32項,以能力培養為中心,面向市場辦專業,面向崗位設課程,面向實踐抓教學,面向企業設基地,面向需求育人才,實施“學歷+能力+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積極落實、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獲得率,著力增強學院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高、專業對口率高、就業穩定性高”。 近年來學院先后獲得國家級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三等獎2次,省級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12次、二等獎29次、三等獎48次,國家相關行業協會職業技能比賽一等獎3次,三等獎3次,省級相關行業協會職業技能比賽特等獎3次、一等獎2次、二等獎7次,三等獎7次。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高、專業對口率高、就業穩定性高”。學院依托計算機應用水平培訓考試機構、會計無紙化考試中心、職業技能鑒定考點多次舉辦會計、導游、電商、計算機、信息安全、機電、數控、建筑等培訓班,通過計算機考試機構、會計無紙化考試中心、職業技能鑒定考點進行會計、稅務、旅游、銀行、郵政等職業資格考試。 學院與浙江工商職院、泉州輕工職院、阿勒泰職院簽訂合作協議,與吉林延吉國際空港經濟開發區、延吉高新技術開發區、白山大廈、創業軟件、百草園科技、四季網絡科技、龍川包裝機械等多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設有吉林延吉國際空港創業創新孵化基地,在各專業實施“學校教育教學+企業教學實習+頂崗實踐+就業”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不斷向寬領域、深層次和高水平邁進。 學院設有獎學金制度,優秀學生在校期間可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獎勵,表現特別突出,品學兼優的學生可申請獲得國家獎學金,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學生可申請獲得國家勵志獎金,品學兼優的學生還可獲得院級獎學金,家庭困難學生可申請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以及勤工助學和困難補助等資助,高校畢業生、在校生應征入伍可享受學費補償代償政策,學院可幫助學生到生源地教育部門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 學院秉承“進德修業、知行合一”校訓和“認真履行教育培訓社會服務職能、堅持進德修業知行合一、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事”辦學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舉辦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打造“基層黨組織協同育人”黨建品牌,通過大學生業余黨校、“青馬工程”、“學習筑夢”等平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社團活動、文藝演出和技能競賽,為學生成長成才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著力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面向“十四五”,學院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立德樹人,堅持開放辦學,堅持以人為本、改革創新服務地方原則,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開放治校發展戰略,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學院辦學活力、辦學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把學院建設成為一所地方離不開、業內可交流、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內一流優質高職院校。 (資料截止時間: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