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在新疆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新疆考生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分數在304至411分,位次為24454至710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新疆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04至411區間才能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一、新疆考多少分能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1、2022年新疆考生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454名;
2、2022年新疆考生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09名;
3、2021年新疆考生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974名;
4、2020年新疆考生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264名;
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在新疆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363 | 24454 | 省政府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二(單列類外語) | 304 | 7109 | 省政府 |
2、2021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386 | 20974 | 省政府 |
3、2020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411 | 20264 | 省政府 |
高考報考軍校的流程
一、報名:年齡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超過20周歲,且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報名從當年5月開始。
二、高考: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一般軍校錄取分數較高,所以考生文化課基礎一定要好。
三、填報志愿:軍校招生報考是采取的提前單獨的方法,意思就是如果報考了軍校,即使沒有被錄取,其他院校也可以錄取,實際就是無形的增加了一次進入大學的機會,報考軍校不會影響你在其后選擇其他地方院校。對于報考哪一類的軍校要按照你的想法來,一定要謹慎,因為這是影響到你一生選擇,還有一點要值得注意,報考軍校一定要放在第一志愿,否則被錄取的機會相當小。
四、政審:參加政治審查的考生數量,由各省高校招生辦從第一志愿報考的同一所軍校,且分數在第二批本科線以上的人員中按照從高分到低分,依照招生數的三至四倍確定。如果你名列其中,你所在的縣(市、區)人民武裝部將會同當地招生部門到你所在中學和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調查了解你在校表現、家庭及社會關系情況,并做出結論。
五、面試:如果你通過了政審,而且獲得面試的資格,你一定要按照通知參加面試,面試是由省軍區負責的,但是會有你報考的那個軍校的相關負責人一起進行面試,面試的內容包括你的入伍動機、語言表達能力、形象氣質、心理素質、邏輯思維能力、行為反應能力等方面來衡量,最后確定是“指揮類合格”還是“非指揮類合格”。
高考分數怎么查排名
考生可以找到本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一般旁邊會有排名情況,數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也可以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登錄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查看這個表格來確定自己的名次。
所謂“一分一段”,是以“1分”為單位,統計獲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文理科分開排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
通過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在今年全省同科類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再對比預填報學校往年校線分數所對應的位次,如果兩個位次一致和相當,填報后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兩者相差過大,落選的可能性就大。
找準位次,應該比單純比較分數更準確。因此,考生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三、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最新介紹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始建于1954年,經六十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成為具有較高教學、科研、醫療水平,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學校于2004年全國首批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結論,2007年全國首家通過教育部本科中醫學專業認證單位,2008年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2015年晉升為全國文明單位,同年榮獲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2017年獲批成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2018年獲批成為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校”,2020年獲批國家重大疫情中西醫結合救治基地工程建設項目,2021年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 學校下設16個學院、14個附屬醫院(4個直屬)、1個中醫藥研究院、1個中醫藥高等教育研究院、26個教學醫院和70個實習基地。設有25個本科專業,涵蓋醫、理、工、管、法等5個學科門類。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31個;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5個、二級學科37個;有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33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84人、碩士研究生2776人、本科生13506人、專科生269人、留學生234人、預科生66人。 學校設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藥學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中藥學、藥物制劑和針灸推拿學)和首批第二類特色專業(中醫學)建設點。中藥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黑龍江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醫學、中藥學、康復治療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醫學實驗技術等8個本科專業評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護理學、藥物制劑等10個本科專業評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藥學學科排名并列第一、中醫學學科排名并列第四,成為全國獲評“A+”學科的三所中醫藥院校之一。學校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1個、省級重點學科15個、省領軍人才梯隊19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課程思政建設教學團隊1個;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有國家精品課程8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省級課程思政建設示范課程2門、省精品課程22門,首屆省級教材建設獎優秀教材特等獎1部、一等獎3部、二等獎3部。學校兩次獲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稱號,曾先后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5項。教學實驗中心為全國中醫藥院校首批確定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醫藥博物館被確定為黑龍江中醫藥博物館;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被確定為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黑龍江分中心,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批科技項目查新定點單位。 學校現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中心1個、重點研究室3個、三級實驗室10個;黑龍江省工程中心1個、重點實驗室8個,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5個,省校企合作工程技術中心2個;有科技部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黑龍江省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黑龍江省科技創新平臺1個。現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曾先后獲得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立項3820項,其中國家973項目及課題5項、863項目1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6項;獲得各級各類獎勵1469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2項、吳階平醫藥創新獎1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4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3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6項、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學校培養的博士撰寫的學位論文分別于2008年和2012年獲得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學校教學科研設備總值達4.76億元,有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超高分辨質譜儀等一批大型精密儀器設備。在中藥血清藥物化學研究、中藥天然藥物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等方面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方劑配伍規律、針灸作用機理研究和中醫藥治療內科、婦科、腎病等重大疾病的臨床研究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學校附屬第一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全國示范中醫醫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批中醫住院醫師、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附屬第二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針灸推拿學院、康復醫學院)是黑龍江省首家獲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認定的中醫院,為全國首批現代化中醫院建設單位。附屬第三醫院(第三臨床醫學院)2018年12月由原黑龍江省電力醫院整建制劃轉,正在規劃建設省內一流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附屬第四醫院(第四臨床醫學院、黑龍江省康復醫院)原隸屬黑龍江省殘疾人聯合會,2019年3月整體剝離、6月轉隸,是集公益性、綜合性、示范性為一體的三級康復專科醫院。四所附屬醫院現有床位4500余張,有國家重點專科25個、省級重點專科31個,年均門診量150萬人次,樹立了全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旗幟,為保障龍江人民身體健康,推動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現有教職工4252人(校本部869人),現有專任教師1098人,博士生導師133人,碩士生導師508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3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全國先進工作者2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國名中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獲得者1人,岐黃工程首席科學家1人,岐黃學者3人,青年岐黃學者5人,龍江科技英才2人,龍江學者17人。學校啟動實施“優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優秀青年骨干教師支持計劃”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全面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 學校擁有東北三省唯一一家藥物安全性評價中心,建立了黑龍江省中藥材GAP研究中心,現為“省醫藥工業校企合作專業委員會”牽頭單位。以清河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規劃建設的“中國北藥園”項目,成功獲批全國首屆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學校連續兩屆獲聘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藥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成為全省唯一獲聘教指委主任委員單位的省屬本科高校。學校還是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化學專業委員會、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和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會長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單位,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單位。 學校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學歷教育資格,是教育部首批批準招收來華留學生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所醫學院校或研究機構開展了教育、醫療、科技合作與交流,目前學校長期國際合作項目140項,接受國外來訪學者500多人,培養外國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5000多人。學校與英國倫敦南岸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聯合創辦的世界首家中醫孔子學院連續5年被教育部、國家漢辦評為“先進孔子學院”,并成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學院”。 學校創辦“龍江中醫講壇”,多次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與俄羅斯阿穆爾國立醫學院連續舉辦十六屆“中俄生物醫藥論壇”,并聯合發起成立中俄中醫藥創新發展聯盟,組建中俄中西醫結合學院,共同申報國際合作項目,全力打造中俄中西醫結合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學校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合作創辦全球首家傳統醫學研究院;與美國中藥聯商會合作創辦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美國分校,成為全球首個在海外開設中藥學學士學位課程的機構。學校還被確定為中國-匈牙利兩國政府項目“中國-中東歐中醫藥中心”建設單位,原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了在塞梅爾維斯大學舉辦的中匈中醫藥教育合作系列活動,并為中醫藥中心教學大樓奠基。 學校秉承“勤奮、求真、博采、創新”的校訓精神,以弘揚中醫藥精華,造福人類健康為己任,以大醫精誠、止于至善為依歸,為建設特色鮮明的國際有一定影響、國內一流的中醫藥大學拼搏奮進! (數據更新時間2021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