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京大學在新疆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新疆考生上南京大學的分數在513至619分,位次為272至8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新疆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13至619區間才能上南京大學。
一、新疆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大學
1、2022年新疆考生上南京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6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3名;
2、2022年新疆考生上南京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2名;
3、2021年新疆考生上南京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6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0名;
4、2020年新疆考生上南京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6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9名;
5、2022年新疆考生上南京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0名;
6、2022年新疆考生上南京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7名;
7、2021年新疆考生上南京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0名;
8、2020年新疆考生上南京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名;
二、南京大學在新疆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京大學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611 | 153 | 教育部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538 | 272 | 教育部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569 | 100 | 教育部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513 | 157 | 教育部 |
2、2021年南京大學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632 | 170 | 教育部 |
2021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611 | 100 | 教育部 |
3、2020年南京大學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659 | 169 | 教育部 |
2020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619 | 89 | 教育部 |
高考提前批可以報考哪些院校
提前批招生類別主要為:軍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部分院校的小語種專業;國防生;特殊類院校;藝術類、體育類院校等。
1、提前批次考生入學后,待遇及畢業證與一本學生沒有任何區別,但以下信息需要注意:
免費師范生:畢業后需回生源所在省工作。
免費醫學定向、其他定向生:此類院校學生畢業后有定向單位接收。
小語種考生:畢業證和其他待遇與一本學生相同,提前批選拔特的是對此類學科有興趣的人才。
基地班和實驗班:例如大連理工大學想在提前批招收優秀的學生而設立的實驗班。
2、提前批次可以報考軍隊(國防生)院校
該類學校絕大多數錄取的是一本以上的學生,招生中有注明,一定要看好,畢業后確保分配到部隊、上學期間還有助學金。軍校國防生需要政審、軍檢和面試,如果錯過了相關程序,就不具有報考資格了。
3、提前批次可以報考招飛(民航)院校
飛行技術需要在高考前參加了學校的提前單獨考試,通過者才有機會報。
4、提前批次可以報考公安、司法院校
公安司法類:該類學校大多二本以上可以報考,但是畢業不包就業,能否到公安司法系統工作有變數,謹慎選擇。
專科提前批值得報考嗎
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提前批都是好學校好專業,在這個批次中,里面蘊藏著各種機會,也隱藏著風險。機會指的是部分專業有低分錄取的機會,風險指的是專業有限,一旦被錄取就失去了后面的普通批次選擇。
但是,畢竟提前批次是多了一次的報考機會,就算沒有被錄取也不影響后面的普通批次的正常投檔和錄取。所以有適合的提前批,也是值得報考的。
有很多人認為提前批不報白不報。這個其實是一個誤區,總覺得反正提前批是在第一批次錄取之前進行,錄取不上還可以進行一批次錄取,然后就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本著不錯過任何志愿填報的機會,然后將提前批視作一個“不報白不報”的好機會。
這個認識其實錯的就比較離譜了。我們要是在報考前沒有考慮清楚或者真的抱著“不報白不報”的心態去填報了以后,要么是沒被錄取還好,要么是錄取了多半會后悔,所以在志愿選擇時,一定要慎重。
三、南京大學最新介紹
南京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范等部分院系后與創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 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及其前身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南京大學又在嶄新的歷史機遇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1996年,南京大學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大學;1999年,南京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蘇省再次簽訂重點共建南京大學的協議;2011年,教育部和江蘇省簽署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南京大學;2017年,南京大學入選首批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2017年,南京大學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15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南京大學目前擁有仙林、鼓樓、浦口、蘇州四個校區,有31個直屬院系,本科生13196人、碩士研究生16072人、博士研究生7693人、留學生1415人。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15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三期項目立項學科19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8個,本科專業8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博士后流動站38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2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1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1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教育部高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環境保護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0個,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2個,科工局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5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1個,江蘇省重點高端智庫2個。 南京大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在國際或他國當選院士13人,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04人、“青年*”2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47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105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103人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2人。 春風化雨、桃李芬芳。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在各個歷史階段培養和造就了眾多中華英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建功立業、成就卓著。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大學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許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在國內外高等教育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當前,南京大學提出了“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奮斗目標,堅持“學科建設與本科教學融通,通識教育與個性化培養融通,拓寬基礎與強化實踐融通,學會學習與學會做人融通”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深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積極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軍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 南京大學的前身即“以科學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傳統始終貫穿于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中,成為南京大學辦學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堅、為國爭光、為民造福,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研成果,蜚聲國內外學界。今日南京大學以“加強應用、注重基礎、發展邊緣、促進聯合”為方針,以“基礎研究面向國際學術前沿,應用研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致力于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指導思想,調整科研布局、加強科研組織,整體提高原創科研能力與水平,將南京大學建成我國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 自上個世紀初建校以來,南京大學就一直是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最活躍的中國大學之一,與世界上眾多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協作關系。其中,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舉辦三十余年,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最早實施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長期項目,為中美文化交流事業培養了眾多骨干人才,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目前,南大正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大力推進各種寬領域、多渠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全面提升辦學的國際化水平。 當前,南京大學的辦學事業已經掀開新的百年篇章。全體南大人將始終保持奮發昂揚的精氣神和樸茂平實的工作作風,深入貫徹**關于“第一個南大”的指示精神,著力內涵發展,彰顯南大特色,為把南京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數據截止日期: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