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上海電機學院在新疆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新疆考生上上海電機學院的分數在304至479分,位次為18167至191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新疆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04至479區間才能上上海電機學院。
一、新疆考多少分能上上海電機學院
1、2022年新疆考生上上海電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08名;
2、2021年新疆考生上上海電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935名;
3、2021年新疆考生上上海電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330名;
4、2020年新疆考生上上海電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164名;
5、2020年新疆考生上上海電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629名;
6、2022年新疆考生上上海電機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18名;
7、2022年新疆考生上上海電機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16名;
8、2021年新疆考生上上海電機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68名;
二、上海電機學院在新疆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上海電機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20 | 14408 | 市政府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397 | 18167 | 市政府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二(單列類外語) | 304 | 7109 | 市政府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450 | 3249 | 市政府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二 | 415 | 5418 | 市政府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348 | 1916 | 市政府 |
2、2021年上海電機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33 | 13935 | 市政府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423 | 15330 | 市政府 |
2021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484 | 3033 | 市政府 |
2021 | 新疆 | 文科 | 本二 | 464 | 3968 | 市政府 |
3、2020年上海電機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44 | 15164 | 市政府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428 | 17629 | 市政府 |
2020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494 | 3107 | 市政府 |
2020 | 新疆 | 文科 | 本二 | 479 | 3827 | 市政府 |
提前批要不要報
提前批優點:
1、增加了一次錄取機會,如果提前批錄不上,可以繼續參加第一批錄取
2、師范生等無需考慮學費和就業,其他類別的就業情況也是比較理想的
提前批弊端:
可能跟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人生理想什么的相沖突。
提前批院校很多都要體檢的,還有體能測試、政審等,如果明確了要報提前批,一定要做好體檢和體能測試的準備工作。另外,一些特定的院校及專業只在提前批次錄取,對相關院校和專業感興趣的考生一定不能錯過提前批次的填報。
剛過線能上本科院校嗎
剛過本科線能上本科,具體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就是在首輪志愿填報時,選擇那些近幾年每年都錄取到征集志愿環節的院校,并且服從各院校的專業調劑。當然,往年征集人數越多的院校,報它錄取的概率就越大。
剛上本科線的考生,也不見得非走本科不可,不少?圃盒5奶厣珜I就業前景比很多本科院校都好。走本科好還是走?坪,答案因人而異,不同的考生應該有不同的選擇。有的考生走本科也許更有利于今后的發展,有的考生走?瓶赡芨m合自己。
三、上海電機學院最新介紹
上海電機學院是一所面向先進制造業及現代服務業,以工學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理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院校。 學校成立于1953年,由原第一機械工業部電器工業管理局籌建,并由上海中學、上海工業學校、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部分師生組建而成。學校初時校名為上海電器制造學校,先后歷經了上海電機制造學校、上海電機制造技術?茖W校、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的發展演進。學校1985年在全國首批試點舉辦五年制技術?平逃200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高職高專院校。2004年,上海機電工業學校和上海機電工業職工大學并入學校;同年9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上海電機學院,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2020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堅持“技術立校,應用為本”辦學方略,堅持產教融合發展,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通過產學研深層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服務上海先進制造業及其相關服務業發展需要,具有技術應用型本科內涵實質和行業大學屬性特征的特色型高等院校,致力于將學校建設成為上海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人才培養基地、校企合作及產學研結合的創新基地、裝備制造業企業在職員工教育培訓基地和體現裝備制造業領域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的研發基地。 學校擁有臨港、閔行兩大校區,校園面積1147畝,現有全日制碩、本、?圃谛I13000余名。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40.5萬冊,電子圖書165.9萬冊。學校實行校院(部)二級管理體制,下設14個二級教學單位,圍繞產教融合與中國重燃、上海電氣、臨港集團等企業集團合作推動建設臨港新片區智能制造產業學院、臨港明戈新型電機電控產業學院、上海電氣李斌技師學院等特色學院。 學校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專業知識精、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能夠解決企業一線實際工程技術問題,具有創新精神的卓越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F有能源動力、國際商務、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5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39個本科專業、8個專科專業;有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3個,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上海市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11個、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語專業1個,3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建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是全國首批CDIO試點院校和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學校聚焦教學核心環節,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獎項,入選首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獲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國家級新農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 學校通過引進與培養并舉的方式打造技術應用型師資隊伍,擁有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才、國家杰青、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上海領軍人才等一批高層次人才。現有教職工11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55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32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7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43.7%)。 學校學科建設緊密圍繞聚焦服務智能制造和裝備制造行業發展,基本形成了以工學為主體,管理學、經濟學為兩翼,理學、文學、藝術學等為支撐的“面向社會、服務行業、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技術應用型學科體系,重點建設“電氣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經濟學”等學科。學校建有各級各類重點學科1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為上海市Ⅳ類高峰學科,“機械工程”為上海市Ⅱ類高原學科,“電氣工程”為上海市一流學科監測建設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學科。 學校長期緊貼先進制造業行業發展,致力于建設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體系。學!按箦懠圃旒夹g工程中心”被列入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大件熱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向模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被列入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獎項。學校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與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臨港集團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基地建設等方面密切合作。學校在長三角地區建有8個技術轉移分中心,推進產學研合作向縱深發展。 學校大力開展“三創教育”,促進學生成長成才。近五年學校學生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科技創新創業競賽、職業技能競賽等獎項1170余項,其中包括世界技能大賽網站設計與開發項目優勝獎、“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二等獎等獎項和榮譽。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保持在96%以上,人才培養質量享有良好社會聲譽。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實施國際化辦學發展戰略。2021年5月,與德國凱撒斯勞滕應用技術大學聯合申報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上海電機學院凱撒斯勞滕智能制造學院”獲教育部批準。與18個國家(地區)的49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與40余所高校合作開展學分互認交流,近年來選派1300余名學生赴海(境)外交流學習。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開設4個全英文授課專業、國際化課程30多門,招收近30個國家的200多名留學生在校學習、交流。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上海市促進就業先進集體”“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钡葮s譽稱號。學校始終秉承“明德至善、博學篤行”的校訓和“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將致力于面向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構建開放的高等技術教育體系,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而努力奮斗! (數據截止到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