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新疆考生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38至367分,位次為36833至635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新疆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38至367區間才能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一、新疆考多少分能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新疆考生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516名;
2、2021年新疆考生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076名;
3、2020年新疆考生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833名;
4、2022年新疆考生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355名;
5、2021年新疆考生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00名;
6、2020年新疆考生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094名;
二、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新疆 | 理科 | ?疲▎瘟蓄愅庹Z) | 238 | 17516 | 省政府 |
2022 | 新疆 | 文科 | ?疲▎瘟蓄愅庹Z) | 250 | 6355 | 省政府 |
2、2021年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303 | 35076 | 省政府 |
2021 | 新疆 | 文科 | ? | 351 | 12800 | 省政府 |
3、2020年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新疆 | 理科 | 專科 | 316 | 36833 | 省政府 |
2020 | 新疆 | 文科 | ? | 367 | 14094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提檔代表被錄取了嗎
高考志愿提檔不等于錄取,提檔只是說明達到院校的提檔線,但是提檔的比例通常不是1:1,也就是說提檔的人數會超出錄取人數,這時如果分數排名靠后,就不會被這個專業錄取。
此時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選擇了服從專業調劑,可能被調劑到該院校的其他專業,另一種是不服從專業調劑,直接退檔,按照院校志愿順序重新投檔至其他院校。
其實高考考生的檔案被高校提檔,又被高校退回,是很正常的事情。當高考考生的分數達到所報院校的提檔分數線時,很可能會被提檔。根據規定,我國高校的投檔比例一般都是在05%-120%之間,也有極少部分高校的投檔比例是按100%。所以高考志愿提檔中分數靠后的同學就很可能被退檔。
高考志愿填報一定要服從調劑嗎
報高考志愿的時候不是必須服從調劑的,調劑是自愿的。從錄取的穩妥性上來說,服從專業調劑對于考生是利大于弊的。并不是說選擇了專業調劑,就不會被所填報的專業錄取,直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如果考生的分數足夠進入所填報專業時,就會被錄取到所填報專業,服從專業調劑就沒有派上用場。
當報考的專業滿額之后,如果考生選擇了服從調劑,確實能夠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因為當下高考志愿都是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以“分數優先,一輪投檔”方式錄取,對于每個考生來說,就只有一次被投檔的機會!所以當你喜歡的專業沒錄取你,服從調劑就等于是增加了一次被這個院校其他專業錄用的機會。
三、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國有公辦的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坐落在風景秀美、人杰地靈的太湖之濱——江蘇省無錫市。學校前身是1959年3月原國家農機部創辦的無錫農業機械制造學校;1979年3月更名為江蘇省無錫機械制造學校;1999年7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普通高等?茖W校,更名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隸屬江蘇省教育廳。學校是國家首批“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2012年開始試辦四年制高職本科教育,培養本科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2018年入選江蘇省卓越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9年入選國家“雙高”校A檔建設院校,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三年在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排行榜位列全國第4。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在江蘇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高職院校綜合考核中獲第一等次。 學校現有中橋、太湖兩個校區。全校占地850多畝,建筑面積39.8萬平方米;資產總額11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3.148億元,圖書館藏書130萬冊。目前設有機械技術學院、控制技術學院、物聯網技術學院、汽車與交通學院、管理學院、財經學院、外語與旅游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開源創新創業學院、基礎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國際教育學院、愛爾蘭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與百度、西門子等企業共建產業學院5個,目前全日制本?粕土魧W生14400多名,教職工900余人。 學校秉承“嚴謹治學,崇尚實踐”的校訓,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專任教師中有教授60余名,博士120多人。其中,國家教學名師2名、省教學名師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8個,聘有楊叔子院士、姚建銓院士等高層次專家學者和顧秋亮、黃成等大國工匠、技能大師為兼職教授。目前開設有與裝備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相適應的專業54個,其中本科專業6個。擁有*高水平專業群2個、教育部教改試點專業2個、首批國家示范專業4個、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2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專業2個;省重點建設專業群4個、省高校品牌專業2個、省高水平骨干專業5個、省品牌與特色專業8個,全國機械行業品牌與特色專業3個。學校主持建設數控技術和物聯網技術2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并擁有全國優秀教材特等獎1項,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3門,國家規劃教材36部。學校主持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省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一等獎、二等獎近20項。2021年CCTV1“新聞聯播”報道了學校建設智能制造專業集群、賦能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學校還主辦全國性的職業教育期刊《機械職業教育》和學術期刊《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學校注重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校內建成了“多功能、開放式、共享型”實踐教學基地。目前建有國家發展改革委“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1個、2個國家級實訓基地、1個國家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5個省級實訓基地、2個省高職教育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平臺項目、4個基礎實驗中心、8個專業大類實訓中心,還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江蘇省機械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等,開設了63個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使學生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獲取率達到95%以上。在校外建立了200多個實習基地,其中100多家企業成為學!肮W結合”頂崗實習基地。 學校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2011年以來,率先在全國同類院校中探索構建文化素質教育體系,每年開設近百門次文化素質教育類課程,建設了20多門文化素質精品課程;在校外建立了30多個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積極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參加各項競賽佳績頻傳,近年來有1000多人次在省級及以上各類大賽中獲獎,其中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21項;“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特等獎4項;獲得全省普通高校本?苾炐惝厴I設計(論文)獎129項,其中一等獎27項,優秀團隊28個,獲獎數量和等次在江蘇高職院校中多年名列第一。同時,學校竭誠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運行一站式學生服務中心,建立健全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獎助學金、勤工助學、愛心基金、特困補助和學費減免在內的助學體系。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連續多年榮膺“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學校積極主動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科研水平不斷提升。每年為社會、企業培訓10萬人日,為中小企業完成技術服務項目200多項。教師年完成600多項專利,其中部分專利已向企業成功轉讓。學校獲批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重大項目1個,申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以及省自科、省社科在內的部級及以上項目50余項。學校重點建設了“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智能制造應用技術研究所”“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究所”等三個年服務到賬達千萬元的研究所,建有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并牽頭組建了全國機械職業智能制造職教集團、江蘇省汽車職業教育集團,建有江蘇省傳感網應用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江蘇省冷壓冶金球團工程技術中心、江蘇省智能工廠倉儲物流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工程中心和研發平臺10個,其中全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技術職教集團被列為首批國家級示范性職教集團。 學校在高職教育國際化道路上不斷開拓前進,2004年成為總部設在美國的社區學院國際發展聯盟(簡稱CCID)的第一個中國成員單位,2012年CCID在校成立中國分中心。學校先后與馬來西亞管理與科技大學、印尼特里沙克迪教育集團、老撾申沙萬教育集團合作建設3個海外分校或語言中心。2018年經教育部備案,江蘇省政府批準成立了首個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愛爾蘭學院。近年來,學校與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韓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5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招收首批國際留學生,目前有來自加納、利比里亞、伊朗、印尼等20多個國家的300余名留學生在學校學習。學校中美、中丹和中澳合作辦學項目分別成功入選省教育廳2016、2017、2018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范性建設工程項目。學校積極鼓勵學生“走出去”,每年選派一定數量學生赴美國、丹麥、澳大利亞等國對口院校進行短期和長期交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國際視野和競爭力。 近幾年,學校的辦學成績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機械行業文明單位”“省文明單位”“省高等學校文明學!薄笆〗虒W工作先進高校”“省教育人才先進單位”“省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先進學!薄笆「叩葘W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省高等學校和諧校園”“省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學校校慶日為每年10月18日。 (2021年10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