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天津科技大學在新疆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新疆考生上天津科技大學的分數在322至521分,位次為13081至119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新疆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22至521區間才能上天津科技大學。
一、新疆考多少分能上天津科技大學
1、2022年新疆考生上天津科技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677名;
2、2022年新疆考生上天津科技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3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95名;
3、2021年新疆考生上天津科技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88名;
4、2020年新疆考生上天津科技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081名;
5、2022年新疆考生上天津科技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6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59名;
6、2022年新疆考生上天津科技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3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2名;
7、2021年新疆考生上天津科技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47名;
8、2020年新疆考生上天津科技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91名;
二、天津科技大學在新疆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天津科技大學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38 | 11677 | 市政府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322 | 5495 | 市政府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461 | 2659 | 市政府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384 | 1192 | 市政府 |
2、2021年天津科技大學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48 | 11988 | 市政府 |
2021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499 | 2447 | 市政府 |
3、2020年天津科技大學在新疆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59 | 13081 | 市政府 |
2020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521 | 1991 | 市政府 |
高考志愿專業怎么選擇
1、選專業看個人興趣
大學幾年都是圍繞你所選擇的專業來學習,所以千萬要慎重篩選,最好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志愿專業,這樣就不會因為學不進導致掛科等,總之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日后學起來也更輕松,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優先考慮到孩子的意愿。
2、選專業根據大學優勢來定
先敲定一些感興趣的志愿專業,再根據專業來篩選大學,因為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特點,最直觀的就是那些特色院校,如師范類、財經類、交通類、醫學類等等,它們在各自領域內都有很不錯的優勢。
3、選專業注意橫向比較
父母和考生明確選擇志愿的方向后,要做兩個方面的專業比較。一是同類性質院校比較,衡量選擇擬報考專業的院校實力;
二是不同類性質院校但有同類專業的比較,衡量選擇不同院校的專業實力。此外,相同名稱的專業在不同類院校中培養的方向和側重點也有不同,父母和考生還要注意這方面內容。
公辦二本和民辦二本的區別
民辦二本和公辦二本的區別主要有:收費標準不同、住宿費和住宿條件不同、本科所屬的頭銜不同、找工作時畢業證的認可度不同、師資力量不同、保研考研率不同、辦學形式不同、被合并幾率不同、抗風險能力不同等等。
公辦二本和民辦二本雖然都是二本院校,但是在收費上卻有著很大差距,公辦二本是國家創辦院校,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學費比較低,在大多數家庭的承受范圍內,學生在校期間也會獲得一些補助。
三、天津科技大學最新介紹
天津科技大學位于渤海之濱、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高校,是以工為主, 工、理、文、農、醫、經、管、法、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為天津市"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第二批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第一批可以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高等院校,是天津濱海新區唯一一所本碩博教育體系完整的大學。建校60余載,學校立足輕工、服務社會,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國,形成了"堅持拓展輕工特色,精心培育行業中堅,矢志服務國計民生"的優良辦學傳統。學校積極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國家戰略,加強與區域及行業企業的戰略合作,努力為區域發展和行業進步作貢獻。 一、歷史沿革 學校創建于1958年,時名為河北輕工業學院,是我國首批四所輕工類本科院校之一,曾隸屬原中國輕工業部。1959年,天津大學制漿造紙專業的主要師資和實驗室設備調入我校,成為我校該專業的主體力量。1964年,在輕工業部對部屬院校進行專業調整中,原北京輕工業學院的發酵工學專業、原無錫輕工業學院的塑料成型加工專業先后調入我校。1968年,學校更名為天津輕工業學院。1971年,天津大學制漿造紙專業全部調入我校。1972年,原北京輕工業學院鹽化專業和享有"鹽業黃埔"之美譽的中國輕工業部塘沽鹽業專科學校合并后劃歸我校。改革開放以來,學校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學科專業建設成果顯著,制漿造紙工程學科1981年成為教育部首批批準的碩士學位授權點,1983年成為教育部第二批批準的博士學位授權點,是全國同學科中第一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998年,學校的管理體制改為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為主。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天津科技大學。2004年,學校在國家對外開放的前沿濱海新區建成濱海校區并投入使用,2006年食品、生物、海洋、化工等6個整建制學院整體遷至濱海校區。2008年,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和濱海新區人民政府簽署《科技教育進一步支持濱海新區發展的協議》,確定科技大學在濱海新區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調整學科專業,整體戰略東移。2013年,原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并入,進一步擴大了濱海校區的辦學規模。2018年,天津市教育委員會與濱海新區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天津科技大學戰略合作協議》,學校發展進入快車道。 學校目前設有濱海、河西2個校區。其中,濱海主校區坐落于天津雙城之一的"濱城",鄰近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中新生態城、國家海洋博物館、泰達航母主題公園、塘沽森林公園等;河西校區位于天津城市副中心之一的海河柳林地區,鄰近天津文化中心、國際設計中心、國家會展中心、濱海國際機場、海河教育園區等。學校總占地面積約2300畝,本、碩、博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圖書館館藏圖書195萬冊,教學、科研設備總值7.18億元,體育場館和專項訓練設施齊全,建有較高水平的校園網,各項生活設施齊備。 二、師資隊伍 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力度,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1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余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794人。現有雙聘院士5名、國家特支計劃等在內的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人選16人,天津市杰出人才、天津市杰出津門學者、天津市特聘教授等在內的省部級人才近90名。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完善師德師風考核評價體系,認真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積極推進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改革,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狀",涌現出了"國家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批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和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和個人。 三、專業學科 學校現有14個專業學院、71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包裝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制藥工程、環境科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業設計、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等1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軟件工程、自動化等11個專業入選天津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美國食品科學技術協會(IFT)認證,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享有"鹽業黃埔"之美譽、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包裝工程專業在《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中排名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建有"發酵工程"國家重點學科。現有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擁有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學科與工程、海洋科學3個天津市一流學科和營養與健康、智能輕工裝備等7個天津市特色學科(群)。農業科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工程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兩個學科分別在全國24所和79所參評高校中位居第三和第八。 四、教育教學 學校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本科教學的生命線,堅持"以學生為本"、"質量立校",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強化教書育人、以本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天津市率先啟動實施完全學分制改革,出臺了選課制、彈性學制、導師制、學分互認制等一系列新舉措。建立本科專業"新結構",實行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教育教學"新方式",構建學生素質"新體系",建立了"十加一"育人體系和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作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每年從新生中選拔優秀學生進入"行業卓越人才實驗班",培養行業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后備領軍人才。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學生在國內國際創新創業賽事中屢創佳績。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就業創業指導服務體系完善,畢業生廣受用人單位好評。為幫助解決海南少數民族地區人才短缺問題,促進海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天津科技大學2006年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廳簽訂省校合作協議,確定設立海南少數民族特招班,每年為海南少數民族地區培養40名學生。 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國家級一流專業12個,建成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6門、天津市級一流課程47門;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項目)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天津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含建設單位)14個、天津市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5個。學校重視研究生教育國際化,與多個國家相關高校簽署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合作協議。研究生人數逐年增加,2021年錄取碩士、博土研究生1840人,在校研究生總人數達4941人,累計授予博士、碩土學位人數13000余人。建有天津市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9個,獲批全國工程碩士教育示范實踐基地1個。 五、科學研究 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鼓勵高水平科研平臺服務本科教學。按照學校"頂層設計"的要求,大力推動實施"強校計劃",已逐步構建了"政策、平臺、項目、人才"四位一體的科技工作創新體系,在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近年來, 我校科技平臺持續發力,現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39個,建有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新農村發展研究院、代謝控制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食品營養與安全和藥物化學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大健康生物技術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5個國家級科技平臺,還建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和天津市工程中心5個、天津市國際聯合研究中心8個、天津市協同創新中心2個、中國輕工業重點實驗室6個。科研成果不斷取得新突破,累計獲得國家科技獎勵7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省部級及社會科技獎勵150余項。科研項目不斷攀升,主持6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地區)合作項目等屢有斬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